肥水塘魚本就難釣,到了盛夏則更甚,魚常缺氧浮頭。盛夏釣肥水塘,需注意以下幾點。
一、氣溫穩(wěn)定時出釣。適逢盛夏高溫,酷暑至極,人和魚都是不舒服的,如欲垂釣,得尋天氣多日穩(wěn)定的期間出行。哪怕是連續(xù)幾日的高溫,只要氣溫不變化,塘中魚還是肯咬鉤的(大概是魚已適應了這段期間的環(huán)境吧)。如果天氣悶熱,氣壓很低或雷雨前,則大形魚體的鯉草魚很少咬鉤,可專事釣鯽。再則淺水塘魚怕風浪,多數(shù)釣友認為有風起浪塘中增氧,魚必大咬,人亦涼快許多,于是紛紛出釣。然而大多數(shù)情況下收獲甚少。原因是塘中水淺,風浪起時,攪動水底,魚兒紛紛躲避或停于水底不動,就算溶氧再足哪有心思吞鉤?
二、宜用軟竿細線。在按天計費的塘子垂釣下部分釣友都擺出一派“戰(zhàn)斗”的架勢,硬竿粗線,斤把重的鯉拐子直接飛魚入護,毫不手軟。此法在魚多口猛時確實可行,然盛夏高溫魚口甚弱,稍大形體的魚們在這種肥水塘中嚴重缺氧,甚至性命難保,還哪來得“口”?這就使釣者不得不降低線組的號數(shù)來增加釣組的靈敏度,還需適當延長腦線的長度來增大釣餌擺幅,以利誘魚。
軟調釣竿的使用,可彌補線組因降低號數(shù)帶來的強度不足的問題。高溫時節(jié),上魚頻率不會很高,所以使用調性較軟的釣竿亦不會影響收魚的效率。相反,硬竿起魚力道強勁,魚反抗力亦會增大,使用細線往往是切線跑魚,半途而廢,故而釣竿宜軟不宜硬。
三、用漂與調漂:優(yōu)質浮漂的選用直接影響中魚機率。原則上高溫魚口難開時使用硬尾長漂,動作大,行程長,可釣動態(tài)。一般規(guī)律是淺水用小漂,深水用大漂。調漂時可空鉤半水調漂子總目數(shù)一半,亦可帶釣餌視魚情調任一目數(shù),垂釣時再依魚口不斷修改,直至最佳。鯽魚多時可釣離底,皆釣草、鰱、鳙魚。鯉魚多時則堅持釣底,積餌成窩,漂相主抓下頓,上述辦法石塘子不大,雜魚不多時使用最佳。然現(xiàn)今這種按天計費的塘子多數(shù)都常年不清,雜魚成堆,魚情甚為復雜。如果一味使用硬尾長漂,追求那種示漂大動,則往往是空竿頻頻,上大魚的機會并不是很多。
使用軟尾浮漂可改善上述弊端,用漂依魚口而定。魚口微弱,使用小漂。魚口大開,使用大漂。垂釣底層混養(yǎng)魚以長身短尾的七目軟尾漂為佳。用這種浮漂時可配合鉤距調四釣二,釣不靈不鈍。方法如下:綁鉤時控制雙鉤鉤距為所用浮漂示標的二目,垂釣時調四釣二即可做到一鉤餌輕觸水底,腦線繃直,一鉤餌平躺于水底腦線略彎。餌料入水霧化,層層剝落,因上鉤存有浮力可帶殘餌上浮,如周圍有魚見餌動如活物,必先吸之。故上鉤多中大鯽,而下鉤屢中鯉魚。
四、用餌:在高溫肥水塘垂釣用餌有兩種情況:一是用餌味道極沖,刺激魚兒咬鉤;再一種情況用餌味道清淡,吸之順口,講求餌料狀態(tài)。當然要依魚情而定,原則上是投放的魚平時喂什么,就用什么來釣會好些。當然加些增氧、霧化或促餓類商品餌以及麩皮、玉米粉等而改善魚餌入水的狀態(tài)及入口性能亦未嘗不可。
誠然,高溫肥水池塘確實難釣,但只要摸清規(guī)律,不斷探索,收獲也還是可觀的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:fuzhuangqiye.net.cn